释义 |
`1`啬`2`(1) 嗇 sè (2)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粮食收入谷仓形。小篆从来回,“来”是小麦,“回”(lǐng)是仓库。本义:收获谷物) (3) 同本义 [harvest] (嗇)此字本训当为收谷,即穑之古文也。转注为爱濇之义,或借为濇。――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 腊之祭也,主先啬而祭司啬也。――《礼记·郊特牲》 啬夫承命。――《仪礼·觐礼》 王狩,啬人不从。――《仪礼·夏小正》。按,重农事也。 主人出,写啬于房。――《仪礼·特牲礼》。注:“啬者,农力之成功。” 主先啬而祭司啬也。――《礼记·郊特牲礼》。疏:“种曰稼,敛曰啬。” 舍我啬事。――《史记·殷本纪》 啬黍。――《仪礼·少牢礼》。注:“收敛曰啬。” 服田力啬。――《汉书·成帝纪》 (4) 又如:啬事(农事);啬夫(农夫,同穑夫,穑人);啬黍(收获的黍稷) (5) 爱惜 [cherish] 啬,爱濇也。――《说文》 治人事天,莫若啬。――《老子》 凡事之本,必先治身,啬其大宝。――《吕氏春秋·先己 (6) 又如:吝啬(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);啬神(爱惜精神);啬气(爱惜保养元气);啬养(犹保养) (7) 节省;节俭 [economize;save] 少费谓之啬。――《韩非子·解老》 (8) 又如:啬夫(俭省节用的人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