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`1`自1`2`zì (1) 自己,自我;本身 [self;oneself;one's own] 不自为政,卒劳百姓。――《诗·小雅 ·节南山》 自引而起,绝袖。――《战国策·燕策》 人必自侮,然后人侮之;家必自毁,而后人毁之;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。――《孟子》 自比于人。(“人”指信陵君。)――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 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。(“度”,估计;“得”,指圆满得到;“之”,代援赵的具体措施。)――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。(自疏,自己疏远。濯,通“浊”。淖(nào)泥浆。)――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 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。(其:第一人称代词,自己。陋:见闻少,知识浅薄。而:转折连词,可是,却。谨护其失:谨慎小心地掩盖自己的过错。失:过错。)――清·刘开《问说》 自言本是京城女,家在虾蟆陵下住。――白居易《琵琶行》 (2) 又如:自戕(戕害自己;自杀);自呈(自首;认罪);自敝(自己困败);自各儿(自己);自凛(自身寒微);自引(自行引退;自杀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