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`1`斋`2`(1) 斎、亝 zhāi (2) (形声。从示,斎齐省声。本义:斋戒,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) (3) 同本义 [fast;abtain from meat,wine,etc.] 斋,戒洁也。――《说文》 王斋日三举。盖王日一举。――《周礼·膳夫》 日中及夕则馂余斋,则每食一太牢也。――《周礼·太牢》 斋必变食,至不多食。――《论语》 秦王虽斋。――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遂许斋五日 秦王斋五日。 专意斋醮。――《明史》 (4) 又如:斋宿(先一日斋戒,以表诚敬);斋沐(斋戒沐浴);斋事(斋戒祭祀的事);斋舍(古人斋戒时的居所);斋牛(供祭祀用的牛)。又指佛教的进餐用语。小乘禁过午食,以午前、午中进食为斋;大乘禁肉食,以素食为斋。如:长斋;斋食(佛家语。指午前、午中之食);斋时(佛家语。过午不食为斋,故称正午为斋时) (5) 施舍饭食给僧、道或穷苦人 [provide Buddhist monks with meals] 张待诏娘子盛一碗饭,一碗羹,斋这无眼婆婆。――《清平山堂话本》 (6) 又如:斋僧敬道(对和尚道士虔诚有礼,供食舍钱);斋衬钱(施舍给佛寺的钱币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