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`1`若2`2`ruò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一个女人跪着,上面中间象头发,两边两只手在梳发,表示“顺从”。本义:顺从) (2) 同本义 [be obedient to] 若,顺也。――《尔雅·释名》 万民是若。――《诗·鲁颂·阙宫》 天子是若。――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 有孚禺若。――《易·观》 钦若昊天。――《书·尧典》 不逢不若。――《左传·宣公三年》 (3) 又如:若时(顺应天时);若淑(温顺而善良) (4) 如同;像 [like; as if] 圣人之德,若天之高,若地之普。――《墨子·尚贤中》 肌肤若 冰雪,绰约若处子。――《庄子·逍遥游》 关山度若飞。――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 天涯若比邻。――唐·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 (5) 又如:视若分敌;若明若昧(好像清楚又好像不清楚);若出一辙(若出一轨。像从一个车辙里出来的。比喻言论、行动、遭遇等完全一样);若如(如;像);若卵投石(同“以卵击石”。比喻不自量力,必遭失败);若涉渊水(若涉渊冰。比喻处境艰险) (6) 择菜 [trim vegetables] 若,择菜也。从艸、右。右,手也。――《说文》 (7) 引申为选择 [choose] 《晋语》秦穆公曰:“夫晋国之乱,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,以为朝夕之急。”此谓使谁先择二公子而立之,若正训择,择菜引申之义也。――清·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 (8) 同,相当 [be equal to] 彼与彼年相若也。――韩愈《师说》 布帛长短同,则贾相若。――《孟子》 (9) 及;到 [arrive] 病未若死。――《国语》 (10) 比得上(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) [match] 虽然,则彼疾,当养者孰若妻与宰?――《礼记》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。――《战国策·齐策》 (11) 诺,应允,后作“诺” [promise] 已若必信,则处于度之内也。――《马王堆汉墓帛书·经法》 步骑之所蹂若。――《文选·司马相如·上林赋》 (12) 对付,处置 [treat with;handle] 寇深矣,若之何?――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