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`1`面2`2`miàn (1) 朝向;面对;面向 [face a certain direction] 皆西面而望大王。――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 北山愚公者,年且九十,面山而居。――《列子·汤问》 面山而居。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,受上赏。――《战国策·赵策》 面墙而立,不成人也。――《晋书·凉武昭王传》 开窗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――唐·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 南面召见。――明·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 背山而面野。――〔英〕赫胥黎著、严复译《天演论》 (2) 又如:面壁(佛家语,指面对墙壁,端坐静修);面面相窥(你看我,我看你,互相对看);面墙而立(人如不学,就象面向墙壁而立,毫无所见);面面(面对面) (3) 见面 [meet] 许久不面,请到宫少坐一时,何如?――《西游记》 (4) 又如:面圣(旧时称朝见皇帝为面圣) (5) 通“勔”。勉励 [exhort;encourage] 天迪从子保,面稽天若。――《书·召诰》 谋面,用丕训德。――《书·立政》 (6) 通“偭”。面向 [face to] 尊壶者面其鼻。――《礼·少仪》 (7) 通“偭”。背向 [back on] 马童面之。――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面而封之。――《汉书·张欧传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