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`1`孤`2`gū 〈名〉 (1) (形声。从子,瓜声。本义:幼年丧父,即孤儿) (2) 同本义 [orphan] 孤,无父也。――《说文》 如孤子。――《礼记·深衣》。注:“三十以下无父称孤。” 司民协孤终。――《国语·周语》 少伶俜而偏孤兮。――潘岳《寡妇赋》 老而无子曰独,幼儿无父曰孤。――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 救灾患,宥孤寡。――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 备答曰:“刘荆州临亡,讬我以遗孤,背信自济,吾所不为,死何面目见刘荆州乎?――孔衍《汉魏春秋》 (3) 又如:孤驹(无母的小马);孤遗(无父母的子女);孤雏(失去母鸟的幼鸟)。又如:孤疾(孤儿和残疾人);六尺之孤(没有父亲的未成年的孩子);孤终(孤儿和死亡者);孤嫠(孤儿寡妇);孤撮(孤儿)。特指为国事而牺牲者的后代。如:遗孤 (4) 古代王侯的自称 [I] 君名孤寡。――《吕氏春秋·君守》。注:“人君谦称。” 凡人有此一德者,足以南面称孤矣。――《庄子·盗跖》 虽贵必以贱为本,虽高必以下为基,是以侯王称孤寡不穀。――《战国策·齐策》 诸人持议,甚失孤望。――《资治通鉴》 (5) 又如:称孤道寡;孤家(古代君王、诸候的自称) |